诈骗平台“三步走”攻心术 是时候看清这些坑
高息引诱、承诺刚兑、拉人背书,诈骗平台“三步走”攻心战术,消费者需提高警惕。
今年3·15,P2P再次成各方关注的焦点。全国两会期间,银监会更表示要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治理,特别是要打击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。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,“互联网金融业务种类较多,有支付、众筹、保险等业务,而且表现是不一样的。有些表现是很好的,贡献率也很大。失败率比较高的,是P2P网贷,这些是大家比较关心的。究竟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规矩,怎么样监管还正在探索之中。”
诈骗平台高息兑付拉人背书三步攻心术需警惕
警惕一:高息高风险并行
不少P2P平台的杀手锏就是高收益,尽管P2P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持续下滑,但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依然有23%的平台收益率高于16%,其中收益率高于20%的平台占比近5%。
简单算笔账,假如投资人的收益率为15%,借款人的真实成本会高达25%左右。一般来说,借款人要付3%~4%的担保费、3%~4%平台中介费,还要取1%~5%的风险准备金给平台。如果按照等额本息法还款,借款人的实际要支付的费用会更高。
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,如此高的融资成本,大多借款人是承受不起的。敢于付这么高成本来借钱的人,要么是根本就没打算还,要么是急缺的救命钱,违约或坏账的风险就非常大。因此,高于15%的收益率,基本上是不靠谱的,起码是不可持续的,投资者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。
警惕二:兑付承诺本身也是一重风险
大多P2P平台都会明示或暗示保障投资者本金,甚至是保本保息,其所宣称的保障方式一般有担保(小贷等)公司担保、风险准备金、平台垫付。
不过,据记者了解,不少P2P平台的所谓担保公司担保、风险准备金等本身真实性存疑,很多平台的担保公司其实是关联公司,甚至是自己设立的担保公司,即使担保公司担保、风险准备金是真的,一旦坏账集中爆发,其担保能力、风险准备金的应对能力也有限。
但我们要明白互联网金融投资的性质,不是存银行,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,一定要有风险意识;比如要去了解平台的股东及经营者是否有金融行业背景;是否明示了所投项目的具体情况,投资人的投资款项能否对应具体的项目,以辩识是否存在资金池,是否存在假标或欺诈等情形。
警惕三:烧钱大肆宣传 钱从何处来
为博人眼球,在短的时间内骗到更多的人,诈骗平台一般都不惜重金采用各种方式做强势宣传,比如在电视台大力度投放广告,借名人或学者为其站台等。
平台高调宣传、不计成本,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借款人。借款人是平台的利润来源,一个想踏实经营的平台,一定会努力去降低借款人的成本以维系优质客户。所以,不计成本去挥霍借款人的钱,这种平台不是奔着长远、稳健经营的目标去的,其恶意欺诈或经营不善的风险很大。
有违经济常识的“游戏”无法持续
人在面对高收益,尤其是超出正常水平的超高收益时,多少会受到诱惑。但是,在目前的经济、市场环境中,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较低的收益率。在不确定性很大的环境中,任何冒险的投资举动,都有可能把本金赔的精光。
投资者在选择平台及项目时,要思考自己的投资实质上背后对接的是什么投资标的,借款人靠怎样的运作来支付利息?如果钱流向收益无保障的地方,或是项目本身有违一般经济常识,那么这类项目最好避而远之。
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,比如e租宝宣称其做的是融资租赁债权交易,给投资人的收益率为9%至14.6%,而融资租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8%左右,这明显就是不符合经济常识,游戏注定无法持续。
来源于:网络
每周热榜 →关注焦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