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80家P2P参与大学生消费贷 揭三大常见陷阱
近两年来,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高速发展,P2P平台也纷纷涉足校园借贷行业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共有超过80家的P2P平台参与到大学生消费贷业务,消费分期平台近三成资金来自P2P。
然而,记者注意到,不少大学生消费贷产品透明度有限,有近八成的平台费率不甚明确,而且大学生消费贷的监管存在空白。有业内人士建议,成立大学生分期平台行业协会,备案平台信息,将各家平台借贷信息共享,以避免大学生过度信贷。
校园贷大学生消费贷款80家P2P常见陷阱
部分平台信息透明度低 逾80家P2P参与校园贷
据教育部发布的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》显示,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,居全世界第一,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,居世界第二。2015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,预计2016年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4400亿,大学生消费分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千亿元。
在资产端越来越缺乏、业务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下,大学生消费贷款出现巨大的市场空间,这使得众多P2P平台看到了商机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共有超过80家的P2P平台参与到大学生消费贷业务,其中有近六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2015年。据业内机构统计,以P2P平台债权转让为借贷资金来源的消费分期平台占比为28%,以自有资本或融资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消费分期平台占72%。

三大常见陷阱:借款费率高、审核不严、催收不文明
目前,校园网络借贷平台,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,普遍存在虚假、片面宣传,比如,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、逾期滞纳金、违约金等。大学生在办理借贷过程中面临不少“隐形陷阱”。
首先,最常见的暗藏陷阱是借款实际费率普遍很高。以趣分期平台的产品“趣白条”为例,借款3000元,借款期限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对应的年利率分别为24.0%、17.5%、15.4%、13.5%。另外,湖北武汉一家名为“爱上贷”的平台,其“爱学宝”项目给出借人的收益率在20%左右,借款学生要付的年利率至少在25%以上。

最后,不文明的催收手段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。目前,很多民间借贷平台都存在不合理的催收现象,而多数资金来源于P2P的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也会采取不文明的催收手段,比如“关系催收”,学生借款时被要求填写数名同学、朋友或亲属的真实联系方式,如果学生不能按时还款,其相关亲友都会知道其逾期情况。
业内建议:成立协会 各家平台借贷信息共享
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国家监管层面对于校园消费金融的态度不明确,对于消费金融平台的运营资质、类虚拟信用卡是否合规等内容并无具体规定,造成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缺乏门槛、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。

李先瑞表示,大学生消费贷业务,做到利义兼顾才是长远发展之道,平台应找准自身定位,才能做能帮助学生的业务。比如,开发帮助学生发展的业务,很多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、继续深造,或者创新创业,平台可针对他们的学费需求或创业资金需求开发相应借贷产品。
来源于:网络
每周热榜 →关注焦点